欢迎访问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健康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联合国糖尿病日——带您认识糖尿病

2018-11-14 08:41 来源:景谷人民医院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每年的11月14日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值此之际,和大家一起普及一下糖尿病的一些科普知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呈现“井喷”式增长,据最近统计数字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4% ,也就是说我们周围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糖尿病。

  什么因素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如此之高呢?

  1.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34%上升到2016年的57% 。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2.老龄化: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2013年的调查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均在20%以上 。

  3.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

  4.中国人的遗传易感性: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存在着种族差异。与高加索人比较,在调整性别、年龄和BMI后,亚裔人糖尿病的风险增加60%。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居住的华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高加索人 。

  糖尿病的发病率高,我们就应该及时的筛查确诊糖尿病,那么如何确诊糖尿病呢?

  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是WHO(1999年)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上(1))随机血糖≥11.1或加上(2)空腹血糖≥7.0或加上(3)葡萄糖负荷后2 h≥11.1。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

  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 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结果。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就临床诊断而言不能以此时的血糖值诊断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再确定糖代谢状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有助于诊断。需要注意的是:尿糖阳性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此外,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则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检查是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及OGTT后2 h血糖值。OGTT其

  他时间点血糖不作为诊断标准。建议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

  人群,应行OGTT检查,以提高糖尿病的诊断率。

  OGTT是诊断糖尿病及前期的重要方法

  (1)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糖调节受损(IGR):指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糖耐量减低(IGT):OGTT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

  (2)OGTT试验的方法常用两点法:空腹8~10小时于晨7~9点间口服溶于300mL的75克无水葡萄糖粉,5分钟内饮完,在前臂的采血时间为0、120min时。注意事项:血标本尽早送检;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药或苯妥英钠等3~7天;试验中不喝茶、咖啡,不吸烟,不剧烈运动。

  如果你确诊了糖尿病,那么接着就会产生疑问,我属于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呢?

  第一种就是1 型糖尿病。1 型糖尿病就是胰岛功能完全消失,不打胰岛素就没法生存没法活下去。

  第二种就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不一定是要用胰岛素来治疗的。但并不是不用胰岛素。它不用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如果不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好,就有并发症要出现。

  第三种叫做妊娠糖尿病。就是怀孕期间诊断的糖尿病叫做妊娠糖尿病。

  第四种叫做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比如说有内分泌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血糖增高。

  糖尿病的类型有以上几种,那么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是什么呢?

  1. 以2型糖尿病为主,1型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

  2. 各民族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15.0%、汉族 14.7%、维吾尔族 12.2%、壮族 12.0%、回族10.6%、藏族4.3%。

  3. 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

  4. 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

  5. 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除了已经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以外,还有许多存在着高危因素,是糖尿病的后备军,那么哪些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呢?

  (1)年龄≥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史;

  (3)超 重(BMI≥24 kg/m 2 )或 肥 胖(BMI≥28 kg/m 2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7)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 脂 异 常 [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

  在上述各项中,糖尿病前期人群及中心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

  总之,我们要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意识,明白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及易感人群,早期干预,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